今年全国工商联准备了42个界别提案,其中涉及近期市民最关注的油价问题有2个,分别是《关于取消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相关限制的提案》和《关于促进成品油零售市场充分市场化的提案》。
2012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到4.76亿吨,比上年增长5%。《蓝皮书》强调,2013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速将持续放缓,天然气消费量仍将保持大幅增长,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有望突破1亿吨油当量。
《蓝皮书》由此判断,2013年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将更加深化,单位GDP能耗将进一步降低,石油消费量增速将继续放缓,天然气消费量仍将保持大幅增长,油价波动次数增多会面临多次调整。会上,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彭元正指出,2013年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与增速放缓,全球石油需求不会明显增加,天然气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进一步增加。油气进出口方面,2012年中国原油与天然气进口量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6.4%,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26.2%。由于炼油能力急剧扩张,中国的成品油出口将进一步增加。在国际油价难以大跌的前提下,如果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得不到缓解,油价会时有上涨。
此外,2013年,中国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后将大量增加海外油气产量,中国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有望突破1亿吨油当量。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油气田工程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油服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凭借成本优势,中国逐渐成为油气工程装备的采购中心。这一系列交易规则的变更立即将国际游资引向美国的大宗商品市场。
而从2012年12月17日至2013年1月18日跨市套利看,其基差也从每桶21.93美元缩小到每桶15.05美元,投机毛利达到了112%。仅2013年1月22日后的一周,美国18种大宗商品期货和期权的投机性多头仓位净增加11%,至75.8048万张合约,创下2012年7月3日以来最大增幅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潘雪铮表示,一方面,因为税收政策的原因,美国每年12月的石油进口量都会出现收缩,造成了当月的进口量特别小。另一方面,美国的石油进口量确实有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其页岩气、天然气等产量近年来持续增长。
近期,几个数据在能源领域备受关注。2012年12月的石油进口数据显示中国进口量超越美国有其特殊的原因。
而中国的石油需求则在持续上升,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这也使得中、美两国的石油进口量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未来原油期货有获专门QFII额度的可能,为境外投资提供可能,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以及后期的发展壮大定将扩大中国在原油市场的话语权。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2012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左右。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牛犁则表示:去年12月份的进口数据给我们一个警示,如果美国继续实施能源独立战略,中国的石油供应问题确实可能存在危机,我们应该未雨绸缪。
另一项数据是: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美国石油净进口量跌至598万桶/天,为1992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据了解,目前中国原油期货已经有明确思路,软硬件建设已基本就绪,原油期货呼之欲出。另据中国海关的数据,当月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为612万桶/天,这一数据令世界惊呼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再度成为业内的焦点。实际上到了今年的1、2月份,数据又回归正常,美国的石油进口量还是明显大于中国的,但是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是业内的共识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2012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左右。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牛犁则表示:去年12月份的进口数据给我们一个警示,如果美国继续实施能源独立战略,中国的石油供应问题确实可能存在危机,我们应该未雨绸缪。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潘雪铮表示,一方面,因为税收政策的原因,美国每年12月的石油进口量都会出现收缩,造成了当月的进口量特别小。据了解,目前中国原油期货已经有明确思路,软硬件建设已基本就绪,原油期货呼之欲出。
近期,几个数据在能源领域备受关注。2012年12月的石油进口数据显示中国进口量超越美国有其特殊的原因。而中国的石油需求则在持续上升,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这也使得中、美两国的石油进口量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另一项数据是: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美国石油净进口量跌至598万桶/天,为1992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另据中国海关的数据,当月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为612万桶/天,这一数据令世界惊呼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再度成为业内的焦点。实际上到了今年的1、2月份,数据又回归正常,美国的石油进口量还是明显大于中国的,但是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是业内的共识。
另一方面,美国的石油进口量确实有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其页岩气、天然气等产量近年来持续增长。未来原油期货有获专门QFII额度的可能,为境外投资提供可能,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以及后期的发展壮大定将扩大中国在原油市场的话语权
他说,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已经为中国能源行业带来了可观的发展机遇,使中国企业有能力在国内外能源舞台上大有作为。美国和中国在稳定世界市场上有共同利益。
耶金认为,美中能源合作大有可为,尤其是页岩气和致密油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合作。美国休斯敦剑桥能源周研讨会主席、全球著名能源专家丹尼尔耶金近日表示,美国和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这种合作对未来世界能源市场的安全与稳定尤为重要。
他说: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之前从未遇到过的事情,这就是创新的全球化,这将不仅发生在北美,也将发生在中国等国。美国剑桥能源咨询公司组织的休斯敦剑桥能源周研讨会每年都是能源行业的一场盛会,被称为能源行业的达沃斯,今年为第32届,于3月4日至8日举行,共有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名能源与金融专家及政界人士与会。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油气进口国,两国有很多共同利益,这种共同利益也来自于两国不断加深的经济联系。他认为,世界能源市场的大变革将会发生在2030年左右。
耶金对中国能源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巨大变化给予高度赞赏,认为中国企业今后将会在世界能源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耶金曾因《石油风云》一书摘得普利策奖,去年出版了新著《能源重塑世界》。
而在2030年之后,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耶金当天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当属美中关系,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而能源合作是美中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革,挑战和商机并存。今年的主题是变化的驱动因素:地缘政治、市场和能源的新版图。
在此之前,尽管低碳和非碳能源的份额将增加,但世界能源结构将不会与今天有太大不同。美中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对确保未来世界能源市场的安全与稳定尤为重要而在2030年之后,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他认为,世界能源市场的大变革将会发生在2030年左右。
今年的主题是变化的驱动因素:地缘政治、市场和能源的新版图。美中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对确保未来世界能源市场的安全与稳定尤为重要。
耶金曾因《石油风云》一书摘得普利策奖,去年出版了新著《能源重塑世界》。耶金认为,美中能源合作大有可为,尤其是页岩气和致密油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合作。
他说: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之前从未遇到过的事情,这就是创新的全球化,这将不仅发生在北美,也将发生在中国等国。耶金当天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当属美中关系,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而能源合作是美中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